“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充分释放人民币汇率市场活力
金融观察
淡出使用“逆周期因子”并不意味着永远放弃,或者说废弃。
近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发布消息称,近期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对此,社会有各种解读。要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央行外管部门的这个做法,还得先了解一下“逆周期因子”。通俗地说,“逆周期因子”内在的深刻含意就是先从上一日收盘价较中间价的波幅中剔除篮子货币变动的影响,由此得到主要反映市场供求的汇率变化,再通过逆周期系数调整得到“逆周期因子”,也即将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由原来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调整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设立“逆周期因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平抑人民币外汇汇率的过度下跌或过度上升,实质起一个逆外汇顺周期的作用。
央行外汇管理部门此时提出“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是有深刻金融背景,并切合当前人民币汇率实际而决定的。目前来看,当前中国基本经济面稳定,相对欧美国家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尤其是美国第三波疫情来袭更会让美国延长宽松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的期限,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可能还会下降,人民币汇率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强势。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企业结汇率增加,售汇率下降,外汇供求和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改善,外汇市场风险大幅下降。“逆周期因子”已回归中性,作用其实已不大,因为从过往人民币汇率升跌历史看,“逆周期因子”更多是抑制人民币汇率的过度下跌。而在人民币汇率处于强势上行通道,“逆周期因子”只是一种象征意义。而且,淡出使用“逆周期因子”报价模型有利于提升报价行中间价报价的透明度、基准性和有效性,使人民币汇率更加贴近市场化汇率。
同时,人民币汇率如果一直保持升势也不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稳定,更会提高中国企业结售汇预期,这样会使得国外资金更加汹猛地注入中国金融市场,拉升中国资产价格甚至是产业泡沫,无疑会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震荡。而且也会让中国持有外汇的企业怜惜结汇或者不断加大外汇购买力度,这样不仅会更推高人民币汇率,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外汇投资风险。基于此,央行外汇管理机构淡出使用“逆周期因子”,还有一种最大的目标在于通过此做法,及时培育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形成,让市场主体在汇率形成机制中发挥更多作用,形成有效的外汇双向波动机制,让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幅度和速度保持在合理水平上;可以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为中国金融市场稳定预留足够的空间。
由此,就目前这个时机而言,淡出使用“逆周期因子”是正确之举,有利充分释放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市场潜能,进一步激活人民币汇率的活力,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有序波动,也不给其他国家攻击中国政府人为干预汇率的口实。
但是,淡出使用“逆周期因子”并不意味着永远废弃,未来随着欧美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尤其是美元汇率回升,可能“逆周期因子”还会重新回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框架中来。总之,央行外汇管理机构暂时不可能将“逆周期因子”从人民币汇率中间报价机制中剔除。
□莫开伟(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