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主演的古装剧《梦华录》正在热播,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赵盼儿的姑娘,依靠自己的天生丽质和聪明才智,不断打怪升级并追寻真爱的励志故事。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大宋王朝,剧中大量呈现了北宋中叶的市井生活和政治生态,这让不太熟悉那段历史的观众朋友在享受故事的同时,又能了解到一些历史知识。
但是,影视永远不等于历史,也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呈现历史。所以我们有必要仔仔细细地捋一捋,看看剧中有哪些元素是历史,哪些元素不是历史,还有哪些元素可能是要呈现历史,结果不小心呈现错了。
关汉卿万万没想到?
“周舍”不是人名,而是对官二代或者富二代的尊称
主创团队早就透露过,本剧片名脱胎于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核心故事则来自于元代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东京梦华录》是一部风俗史小册子,作者叫孟元老,此人生在北宋,死在南宋,曾经是北宋首都开封的居民,所以在金兵攻破开封以后,写了这部专门描写北宋开封市井繁华和社会习俗的回忆录。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则是一部剧本,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关汉卿,也就是《窦娥冤》的作者。看剧名就知道,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赵盼儿”是主角,“救风尘”是任务,而“风月”自然是赵盼儿为了完成任务而施展的手段。
关汉卿的原作剧情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妓女赵盼儿施展风月手段,帮助另一个妓女宋引章脱离苦海。稍微详细点儿说:青楼女子赵盼儿在北宋开封生活,与另一位青楼女子宋引章是闺蜜;宋引章误嫁周同知的儿子周舍,被周舍百般虐待;赵盼儿得知此事,巧设计谋,色诱周舍,让对方写出一纸休书,从而让闺蜜摆脱控制,另嫁良人。
再看《梦华录》这部剧,主角仍然是赵盼儿,宋引章仍然是赵盼儿的闺蜜,周舍仍然是反派人物,剧中仍然保留了赵盼儿巧设计谋、色诱周舍、骗出休书、救出闺蜜的重要情节。但是作为一部长达四十集的电视剧,只靠这段情节肯定是撑不住的。所以,编剧将故事的背景和时空都加以扩展。
原著中赵盼儿和宋引章都在开封生活,编剧把她们最初的生活地点改到杭州,还让赵盼儿从一开始就脱籍从良,在杭州开茶坊度日,还给赵盼儿追加了一个风风火火的闺蜜孙三娘。原著中赵盼儿没有爱情故事,也没有什么身世背景,编剧给她追加了一条跌宕起伏的爱情线,还用她的不幸身世埋下重重悬念。这样一改编,故事就有了张力,剧情就有了不止一条推动力。
有意思的是,关汉卿创作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时,也把时代背景放在宋朝,但关汉卿似乎不太了解宋朝官制,所以冒冒失失地给反派人物周舍安排了一个在郑州做同知的官员父亲。实际上,“同知”是到了元朝才有的官职,而在宋朝,相应的官职叫作“通判”,宋朝没有“同知”。
更有意思的是,原著中的“周舍”并非人名,而是古人对官二代或者富二代的尊称,相当于“周公子”。而《梦华录》不知道是为了省事,还是因为不了解“周舍”只是尊称,直接把它处理成了人名。
皇城司是个什么单位?
给皇帝看大门、运冰块和扫厕所的,也没有指挥使
在关汉卿原著中,男主角是周舍。到了《梦华录》里,周舍降级为次要人物,男主角变成了人品正直、相貌英俊、智力超群、武艺出众的皇城司指挥顾千帆。顾千帆出场时,官职叫作“皇城司探事司指挥使”,顶头上司则是一个老太监,名叫雷敬,被下属们尊称为“司公”。
宋朝有没有皇城司?确实有。皇城司是个什么单位呢?相当于给皇宫看大门的保安队。在北宋皇帝麾下,总共有三个保安队,它们分别是:殿前司、皇城司、军头引见司。其中殿前司权力最大,人数最多,下面又设“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三个机构,并称“三衙”。
名义上,殿前司掌管着皇帝的禁军主力,负责守卫京城;皇城司给皇宫看大门,负责守卫皇宫;军头引见司则在皇帝出巡时鸣锣开道、保驾护航,负责接待拦御驾告御状的官员和百姓。实际上呢?殿前司统领几十万禁军,不仅在京城驻防,还被皇帝派驻到重要城市和边疆地区,殿前司麾下的三衙大将(即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常常奉旨出征,或者常年在京城以外统带禁军。至于军头引见司,皇帝不出巡时就只能扎根在京城,皇帝出巡时才能跟着出京。而本剧男主角顾千帆所在的皇城司呢?无论皇帝出巡与否,都得守在皇宫四周,在京城以外不许有任何派驻机构。
《宋史》和《宋会要辑稿》都记载了皇城司的具体职责:一、把守皇宫各个出入口;二、掌管宫门钥匙和出入证明;三、在文武百官上朝时,引导官员在指定地点下马落轿,并搜查亲王和宰相的随从(防止他们带兵器入宫);四、下面还有一个名叫“冰井务”的皇家服务机构,冬天从湖泊上开凿冰块、存入地窖,来年春夏往宫里运送冰块;五、皇城司里又有一小批名为“司圊”的杂役,专门负责清理皇宫内的厕所。
简单概括,皇城司就是给皇帝看大门、运冰块和扫厕所的,既不像军头引见司那样可以接见告御状的臣民,更不像殿前司那样统领天下精兵。而在本剧里,顾千帆身为皇城司军官,不但到杭州查案,还能用飞鸽传书,联络皇城司设于全国各地的据点,那只能算艺术加工,将皇城司演绎成了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和西厂。
我们经常看影视剧,明朝的东厂和西厂均由太监当头头,那些太监被下属尊称为“厂公”。《梦华录》似乎受到这个影响,也让太监做宋朝皇城司的头头,让下属尊称其为“司公”。
宋朝皇城司有没有可能让太监当头头?确实有这个可能,但是概率不高。查《宋会要辑稿》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两宋三百年间有据可查的皇城司头头基本上都不是太监,而是皇帝的儿子、侄子,或者皇帝信任的外戚。皇城司头头的正式官称叫“提举皇城司”,同时兼有其他官衔或荣誉头衔,例如“太尉”“节度使”“客省使”“开府仪同三司”等等。当时人们怎样尊称这些皇城司头头呢?绝对不会喊他们“司公”,而是按照宋朝官场惯例,用他们的荣誉头衔来称呼,这样显得优雅和高贵。
我举几个例子:北宋后期,宋徽宗让儿子赵楷当过皇城司的头头,当时赵楷爵封“郓王”,所以皇城司军官提到赵楷,只尊称“郓王”;宋徽宗还让外戚曹勋当过皇城司的头头,当时曹勋拥有“节度使”的头衔,所以被下属尊称“曹节度”;南宋前期,宋高宗让外戚钱愐当过皇城司的头头,因为钱愐又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所以被下属尊称“钱开府”。
顺便说一下,这个钱愐钱开府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后代,他的母亲就是宋仁宗第十个女儿庆寿公主(又叫“鲁国公主”)。钱愐兄弟三人,其中一人(也许就是钱愐本人)娶了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姨妈。北宋灭亡后,钱愐的两个兄弟死于战乱,他和母亲庆寿公主侥幸逃生,跟随宋高宗衣冠南渡。从辈分上讲,他是宋高宗的表爷。
假如真像剧中那样,让太监做皇城司一把手,也并非不可能。但按照宋朝官场制度,这个太监必须从“入内内侍省”的中高层里挑选。入内内侍省是太监的中枢机构,最高领导叫“入内内侍省都知”,相当于明清两朝的大内总管;其次叫“入内内侍省副都知”,相当于大内副总管。剧中太监雷敬应该来自入内内侍省,雷敬到了皇城司以后,下属们必须尊称他“雷都知”,而不能尊称“雷司公”,因为宋朝官场没有“司公”这个称呼。
再回到男主角顾千帆。此人官封“皇城司探事司指挥使”,宋朝有没有这个官职呢?对不起,没有。在北宋皇城司,一把手是“提举皇城司”,二把手是“勾当皇城司”,其次是“公事官”和“亲从官”。在“亲从官”下面,有一个“探事司”,人数最多时只有四十人,领头人叫做“勾当探事司”,官阶是八品或者从七品,距离“指挥使”这种中高级武官还差着几级。
宋朝官制超复杂的?
“县令”可不是“知县”,“观察留后”也并非“观察”
宋朝官制非常复杂,非专业人士极容易搞混。比如说本剧头三集,钱塘知县郑青田先刺杀两浙转运判官杨知远,又缉拿男主角顾千帆,还让亲信给江南其他官员秘密送礼。在这段情节里,至少有两处官职是错误的。
第一处,剧中人物有时称郑青田为“县令”,有时又叫他“知县”,有时候还尊称他“县尊”。叫“县尊”绝对没错,但县令和知县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宋朝县令属于吏部管辖的官员,升迁很慢;知县却是宰相或皇帝直接管辖的官员,升迁极快。按宋朝规矩,县令属于官员里的“选人”,知县属于官员里的“京官”。请一定要注意,宋朝人所说的“京官”往往都不在京城当官,而是表明他们受皇帝特派,空降到某地当官。所以,虽然都是一县之长,县令却必须老老实实地熬资历,还要参加很多次选官考试,才有机会升为知县。
第二处,郑青田让亲信送礼:“这份送到刘通判那儿,这份送到察司。”这句台词前半句没毛病,毛病在后半句。明朝和清朝有“察司”,其实就是对各省按察司的简称。宋朝呢?各路有相当于明清按察使的监察官员,当时叫“提举某某路刑狱公事”,简称“提刑”,不能称为“察司”。所以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这份送到刘通判那儿,这份送给提刑。”
本剧当中,赵盼儿的初恋男友欧阳旭考中探花,被高贤妃赐婚,要娶高贤妃的侄女高慧。高慧的父亲名叫高鹄,高鹄的官职是“广济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副都指挥使”,这个官职也没毛病,错就错在剧中所有人对高鹄的尊称上。剧中人物怎么称呼高鹄呢?嗯,都喊他“高观察”。
我们来分析一下高鹄的官职:“步军副都指挥使”,这个是实职,也就是高鹄的实际岗位,全称“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属于皇帝亲自掌控的中央部队步军副军长;“广济军节度观察留后”,这个是虚衔,是从唐朝和五代十国遗留下来的传统乌纱帽,只用来表明宋朝武将的品级,跟他们的实际工作关系不大。
王安石变法以前,北宋武将的最高品级叫“节度使”,其次就是“节度观察留后”,本义是指节度使出征时,留在后方代理节度使职权的人。在节度观察留后的下面,又有“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等等级别,其中承宣使简称“承宣”,观察使简称“观察”,防御使简称“防御”,团练使简称“团练”。那么节度观察留后该怎么简称呢?宋朝惯例是简称“留后”或者“留台”。也就是说,剧中人要尊称高鹄的话,只能叫“高留后”“高留台”。如果叫“高观察”,那就贬低了高鹄的等级,等于是骂他。
另外,剧中还有几处很明显的口误(也可能是编剧的笔误),细心的观众想必已经发现了,下面举例说明。
例如第七集,顾千帆的亲生父亲,就是那个以宰相身份到江南做官的萧钦言,让人给“太后的哥哥刘太尉”送礼。哥哥是“刘太尉”,那么太后自然是刘太后。可是剧中演绎的明明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那时候宋真宗还没有驾崩,将刘娥称为“太后”自然是不合适的。
再比如开篇第一集,赵盼儿在茶坊遇袭,靠身法灵巧躲过一刀,被顾千帆看出玄机。顾千帆说:“刚才对付歹徒的时候,你躲刀的那一招,出自绿腰舞。”此时男主演说的是“lǜ腰舞”,按正确读法,应该是“lù腰舞”。研究宋词的朋友都知道,《绿腰曲》《绿腰令》,均出自唐朝,是唐朝教坊司对突厥软舞“璐瑶”的音译,又写成“录要”或者“六幺”。但不管怎么写,读音都是lù yāo。
赵盼儿是茶艺高手?
只可惜这位高手用错了工具
我看《梦华录》的时候,看第一集看得最仔细,边看边做笔记,所以在这集当中发现的bug(错误)也最多。
赵盼儿茶坊遇袭以后,顾千帆非要让她点茶,于是她打开一个青色的小瓷瓶,舀出一点白色的粉末,放进了茶碾里,跟里面的茶叶混在一起。闺蜜孙三娘以为她要下毒,赶紧劝阻,赵盼儿却说:“这是霜糖。”
我们中国人制糖,是从唐朝开始的,参照了古印度的工艺,最初只能加工黑糖和红糖。到了宋朝,制糖工艺突飞猛进,已经能制出透明的冰糖和洁白的糖霜。糖霜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在的白糖,但是比黑糖、红糖要纯,加工成本也比黑糖、红糖要高(现在白糖成本极低,因为使用了宋朝没有的脱色工艺),所以常被用来制作高档甜品,偶尔也会被茶人放进茶汤里,压住茶汤的苦涩味儿。
宋朝有没有“霜糖”这个概念?我们不敢保证,至少现存的宋人笔记和宋代饮食文献里是没有的。那时候只有糖霜,没有霜糖。赵盼儿说“这是霜糖”,要么是演员口误,要么是编剧笔误。
再说宋朝的“点茶”。我写过一部专门论述宋朝采茶、制茶、烹茶、斗茶的小书《摆一桌绝妙的宋朝茶席》,从文献记载和实践操作当中复原出了宋朝士大夫喝茶的方法。那时候所谓“点茶”,就是拿一根仿佛小扫把一样的茶筅,将碾磨而成的茶粉搅拌成一碗泛起细密泡沫的茶汤,外观上就像一碗起泡奶茶或者一杯拿铁咖啡。
剧中赵盼儿多次点茶,她用茶碾将茶叶碾成粉末,用茶筅将茶粉搅成茶汤,工序都没错,但工具是错的。宋朝的茶筅其实是扁平的,而不是像剧中那样,完全模仿日本抹茶道理的那种日式茶筅。用日式茶筅点茶,好处是手法简单,随随便便就能掌握;坏处是只能搅拌不能敲击,手法过于单一,打不出厚如积雪、经久不散的茶沫。而在宋朝的斗茶游戏和点茶表演中,泡沫的厚度和持久度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打出很厚很细很持久的泡沫有什么用呢?主要是为了口感——泡沫越厚越细越持久,说明混入茶汤的空气越多,喝起来即越绵柔,越顺滑。
赵盼儿在第一集还表演了“茶百戏”,用一根小竹棍儿蘸着茶粉,在黄绿色的茶汤泡沫上画画。这种表演是福建茶人章志峰先生在二十年前根据自己的理解“复原”出来的,跟宋代文献里的记载并不一致。
在宋代文献里,茶百戏几乎等于魔术:先用茶筅打出经久不散的泡沫,再提起一把长嘴小壶,往泡沫里注入细细的水流,通过水流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使茶汤表面泛起一个又一个不断变化的图案。我做过多次实验,实践表明宋代文献的记载是可行的,并非艺术夸张。
最后我还要说说我对这部剧的观感。作为一部影视作品,编剧制造悬念和推进剧情的能力很强,演员们的表演功底也值得点赞,服化道方面也十分讲究,在宋朝社会生活史领域肯定下过不少工夫。当然,前面说的那些小bug也确实存在,但完全不影响我们享受剧情。还是那句话:影视永远不等于历史,也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呈现历史。
伍佰目录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邮箱:ts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