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 嫁我,中国电力国际,sakurako
昨天中午,在文昌发射场,“长征五号B”(因为又大又胖,所以叫它胖五B)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号核心舱顺利地送入了轨道!
这标志着中国开启了空间站建造的首次飞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按时坐在手机前,看看这现场有多燃?(弹幕暴露了)
被弹幕挡得看不清,激动地想去现场看发射
从弹幕上的反响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航天事业一直有着超高的关注度,这除了网民们大多是“根正苗红”的爱国青年外,中国的航天水平不断进步才是大家对航天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站,从上世纪以来,就是我国的目标。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1992年,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经过20多年独立自主发展和接续奋斗,已先后成功组织实施16次重大飞行任务,实现了11名航天员共14人次的太空飞行和安全返回,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此次发射的运载火箭及核心舱,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的介绍,在今年春季将首先发射空间站核心舱,随后将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和相关在轨关键技术验证。这样,我们将建成中国第一个长期在轨飞行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空间站,并且在其中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可以预见,空间站在科学探索的前沿领域,以及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将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建造分两个阶段实施。目前已圆满完成了长征5号B的首飞任务;后续将相继完成11次发射,包括此次已经上天的核心舱和两个即将发射的实验舱、4艘货运飞船、以及4艘载人飞船。其中,在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安排了核心舱发射等6次飞行任务。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主要是对空间站的新技术进行全面验证,如再生生保技术、机械臂技术等,期间航天员还将进行多次太空出舱活动。
空间站亮相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载人航天器,可供多名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访。小型的空间站可一次发射完成,体型较大的则需要分批发射组件,在太空中组装成为整体。在空间站中,需要配置好供能够人类较长时间生活和工作的一切设施,不需要频繁返回地球;因此,其结构特点之一就是体积比较大,在轨道飞行时间较长,功能更为丰富,能开展的太空科研项目也更多、更广。
空间站的特点之二是经济性。例如,空间站在太空接纳航天员进行实验,可以让载人飞船成为只运送航天员的工具,从而可以简化飞船内部的结构,也可以减轻其在太空飞行时所需要携带的物资。这样一来,既能降低飞船的工程设计难度,又可减少相关研发和制造的费用。另外,空间站在运行时兼具载人和不载人两种模式,只要航天员启动并调试后,它就可以照常进行工作,定时检查,到时就能取得成果;这样也能缩短航天员在太空的停留时间,减少过多的耗费。当空间站发生故障时,航天员也可以在太空中进行维修、换件等操作,延长航天器的寿命,增加使用期,这也意味着能减少航天费用。因为空间站能长期(数个月或数年)在轨飞行,故保证了太空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深入性,这对研究的逐步深化和提高科研质量也有重要作用。
中国空间站的构想图
此前中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重量均为8吨左右,其分类应属于小型的空间站;而未来空间站的基本结构是一个核心舱,再加上两个实验舱,这三个舱分别都是20吨级舱,之后还要在太空中对这三个舱进行拼接组装,形成我国自己的空间站整体。显然,交会对接是将来空间站建造必须掌握的技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火箭可一次性把空间站同时发射上去;即使能行,效率也不高。按照计划,我国空间站的三个舱都是在轨组装完成建造,如果再加上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未来空间站建设的级别,将会至少达到80吨级左右的规模。
本文地址:http://www.reviewcode.cn/youxikaifa/204895.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