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亿邦动力
文/董金鹏
编辑/马志学 史婉嘉
中国有很多富甲一方的产业,既承载光荣与梦想,也彰显着权力和荣耀。身居其中的商人,个个腰缠万贯,多数以神秘和低调著称。至于财富密码、商场厮杀和江湖凶险,更是极少对外吐露。
黄金珠宝就是其中一例。每当有人追问,中国黄金珠宝店为何集体姓周?知情者只能抿嘴一笑。两大商帮和数个家族长期掌控数千亿市场,其余多数沦为配角和打工人,只能拾捡撒落地上的面包屑。
三月初,周六福被爆再次冲击IPO。一时风云再起,为沉寂的江湖平添不少变数和紧张气氛。“说得难听一点儿,”一位北高商人私下称,“莆田人要是团结起来,这些品牌一下子就倒掉了。”
北高是莆田靠海的小镇,三面临海,土地被盐碱侵蚀,曾为贫困和饥饿所扰。但现在,北高和周边村镇走出来的十多万人,掌控着中国黄金珠宝行业的半壁山河。
该行业市场规模7500多亿元,北高商人控制着4000多亿,分布在加工流通和零售环节。在零售端,他们占据65%的份额,十大品牌加盟店,七成在他们手里。如果算上金银钻石原料、包装材料和首饰回收等延伸领域,帝国的疆域或将更为辽阔。
帝国的掌控者绝大多数出身农民。他们遍布全国,既相互独立,也有共同的精神纽带。与残酷环境的周旋,既塑造了独特的韧劲,也形成约束所有人的规则。他们借此不断从矿石和人性当中炼出黄金,建起隐秘王国。
不久前,亿邦动力前往深圳水贝、莆田北高、黄石和上塘等地调查采访,试图揭开隐秘小镇的炼金术和它背后的血色江湖,呈现一幅复杂但真实的商业图景,讲述繁荣和奇迹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要么靠家里,要么混出名堂”
很难再找到一个地方,能像埕头一样,既充满魔幻,又记录着现实。北高商人一生所有的套路和策略,均深深植根于那片土地。
埕头是莆田北高镇靠近海边的渔村,距离市区约为30公里,静静地置身于海滩向丘陵过渡的盐碱地里。十七世纪中叶,满清政府为斩断郑成功军队的供给,下令烧掉莆田沿海的房屋、农田和森林,从此当地的生态被破坏,苦难随之来临。
北高镇所在位置©️唐格TUNGER莆田籍作家郑国贤第一次去那里,看到生产队整理过的土地很差,除了摇曳的地瓜和豌豆叶子,沙地里再难长出其他东西。“夏天去,看到庄稼,觉得非常伤心和可怜。”
1981年,他从莆田地区理论大专班毕业,第一份工作就被分配到北高。当时,饥饿的阴影仍然笼罩着附近的村庄,人们日常的食物包括地瓜、菜头(一种白萝卜)和豌豆。“地瓜还好,菜头非常难吃,但有时候都没有的煮,经常吃不饱肚子。”他说。
今天,贫穷和饥饿已经远去,那里成了4000多亿北高黄金珠宝帝国的心脏地带,也成了人们瞭望帝国的窗口。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它和周边的村镇都保持着安静和低调,村里行人寥寥,豪宅大门紧锁。
不过到了春节,北高将变成回乡商人的竞技场,迎接短暂的喧嚣与骚动,也尽情展示帝国的盛况。今年春节的一天上午,我搭乘北高人阿彪的顺风车,从莆田市区前往北高埕头,见证这个关键时刻。
顺风车进入北高,视线所及的电杆、路灯、墙体和广告牌,几乎全被黄金珠宝广告包揽,绝大多数品牌并不在本地开店或者销售。“没听过没用过不重要,做生意的需要这东西。”阿彪说,“广告的大小和多少,能看出实力。”
有了令人羡慕的财富,北高商人现在渴望收获尊重,有人回乡盖房修庙,有人捐款建学校修公路,也有人研究家族从事黄金珠宝的历史,试图续上历史血统的光环。一家知名品牌企业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晚清年间祖辈在上海开设的银楼;另一家则说,1878年家族就在外地经营金银器作坊。
经亿邦动力调查发现,北高打金(制作和修补金银首饰)手艺的源头,较为可靠的说法是脱胎于铁锅和铝锅修复技术。今天被北高商人奉为鼻祖的叶先锋,曾担任北高埕头铁厂炉长,掌握了铸造和修补铁锅铝锅的技术。
靠这门手艺行走江湖的时候,叶先锋和徒弟偶然发现,同样的手艺还能打金,后者收入更高。20世纪80年代,在叶先锋等人的刺激下,一千多北高人外出打金,每月收入200-300元,而参加公职不到50元。
消息传回村里,人们沸腾起来,很多人都想跟着去打金。当时,外出打金代表着逃离贫困生活和苦力劳动的机会。村干部也来动员,鼓励人们团结起来,能带走几个就带走几个。
打金的技术门槛不高,学习途径有三条:一是家族传帮带,二是参加培训班,三是偷师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