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伍佰目录 » 站长资讯 » 站长资讯 » 互联网资讯 » 文章详细

一座军港的实战化脚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60次 时间:2021-05-20

  凌晨4时许,上士侯杰伟把堆放在码头的工具整齐码好,顾不上掸一掸迷彩服上的灰尘,就和战友们登上停在一侧的大巴车。

  数小时前,北部战区海军某综合保障基地军港管理保障队警铃响起:受大风影响,码头靠泊的舰艇摇晃严重,需紧急加固缆绳。

  侯杰伟和战友们连夜出动。一番奋战,一根根缆绳被重新加固。

  风力渐小,军港逐渐恢复平静。  

  大巴车内鼾声响起。此刻,侯杰伟没有睡着。透过车窗,他看见军港管理保障队队长王子钊朝码头前端走去,对码头设施进行最后的检查。

  这一刻,望着队长的背影,一股莫名的自豪涌上侯杰伟心头——战舰驰骋大洋离不开他们这些保障兵的默默付出。

  在侯杰伟印象中,军港的夜从不是“静悄悄”的,但他也从来不知道“头枕着波涛”是什么感觉。他无数次问自己:“当海军不上舰,算个啥?”

  大多数时候,他们这些保障兵面对的是一次又一次相对平淡的靠泊保障、维修保养。

  作为海军新型综合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军港专业种类涵盖作战勤务、雷弹军械、油料补给、装备抢修、军交运输、物资供应、卫生医疗等众多领域。

  在这里,油料兵、军械兵、汽车兵、带缆兵……他们的称呼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那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和默默付出。

  看到码头上那个熟悉的身影由远及近,侯杰伟突然想起队长常说的那句话:“保障好舰艇,这是我们的战斗!”

  回望过去,侯杰伟发现,自己的11年军旅生涯中,并不缺少惊心动魄的时刻。那些热血涌动的瞬间,就像慢镜头般被他一帧一帧地收藏在心底。

  在远海大洋,那些战舰犁出的一道道深蓝航迹与这群保障兵紧密相关。他们共同守护的码头,是战舰劈波斩浪征途上的“原点”。

  一艘艘战舰从这一“原点”出发,带着这座军港最有力的支撑和一群保障兵们最美好的祝愿,驶向深蓝。

  这一次,我们将焦点对准这座军港,对准这群默默无闻的军港保障兵。

  舰艇编队从军港起航,码头上的那个背影是谁

  室内,电视里正在播放新闻。某型驱逐舰入列的画面,瞬间抓住了军港管理保障队机械分队分队长袁庆成的目光——

  整齐缠绕的缆绳、被擦得锃亮的系缆柱、一尘不染的码头面……除了那艘银灰色的战舰,画面中其他的一切都是袁庆成和战友们的“作品”。

  和以往一样,这则新闻里,找不到袁庆成和战友们的身影。

  袁庆成并不感到意外。

  这座军港保障过各型舰艇和多种任务,许多媒体记者都到此采访拍摄。但镜头中,他们这些保障兵的身影总是一闪而过。

  “没事,只要知道那些高光时刻背后,有我们的一份付出就行了。”袁庆成说。

  其实严格算起来,袁庆成和战友们也不是从未上过镜——

  “我们偶尔能露个背影。”袁庆成的笔记本里贴着半截报纸,上面是一张照片——

  一名水兵跨立站在码头,尽管他的身影被虚化了,但橘黄色救生衣以及上面的“中国海军”四个字,仍然十分醒目。下面是一行小字:某舰艇编队从某军港起航。

  这是袁庆成从军10年里,最引以为傲的一次“露脸”。

  这些年,袁庆成见惯了夕阳缓缓消失在舰艇的舰艏后,也见惯了清晨第一抹阳光照亮军舰的银色战衣。在他心中,“我们的军港最美”。

  每年新兵下连,袁庆成都会带着新战友到码头上转一圈,给他们讲每块碰垫、每段缆绳、每根管道背后的故事。

  说起这座军港10年间的变化,袁庆成觉得不可思议。随着我军海上任务越来越频繁,舰艇保障任务越来越繁重,一些制约保障效能提升的问题一次次迎来破解良机。

  近年来,这个基地着眼未来战争需求,在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实践,以及一茬茬保障官兵的默默奉献中,逐步加强了军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军港勤务应急保障能力。

  袁庆成清楚地记得,那年冬天,码头面进行大整修,他和战友们开着叉车往码头上运送石材。碰上保障舰艇靠泊任务,中队长劝他们歇一会儿,战友们说:“建设咱们自己的军港,就跟给自个儿家装修一样,干着有劲儿!”

  如今,走进这座现代化军港,袁庆成感到无比自豪——

  码头上,大型塔吊在贯穿码头首尾的铁轨上方便快捷地移动,迅速为大型舰艇吊运补充物资;不同颜色的泵口、粗细各异的管线,将油、水、气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舰艇“体内”……

  这份自豪也属于这里所有的保障兵——


伍佰目录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邮箱:tsk@qq.com

快速链接

最新收录

最新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