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完美诠释 先进科技就是核心战斗力
火箭军组建五周年特别报道
2020年12月31日,由第二炮兵更名而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立5周年了。为强化科技练兵,火箭军培养了一批批创新型人才,院士6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65名、三级技术尖子3000余名……
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吹响新年度实战演练的号角。火箭军官兵从大江南北的座座导弹营盘出发,踩着新年度开训的鼓点,奔赴演兵场,掀起科技练兵锤炼实战能力的新高潮——
导弹阵地,官兵发挥新型导弹武器装备信息化优势,导弹矗立傲视苍穹;训练场上,一批批新战法新训法成果运用于备战打仗实践,训练效益大幅提升;实验室内,“创客”团队坚持科研为战,一项项创新成果助推科技练兵驶上“快车道”。
把科技练兵思维深植兵心
记者在火箭军某导弹旅采访时,一则消息让人欣喜:该旅坚持跟进武器装备升级换代节奏,将一项10多年前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改进升级。如今,升级版数字化创新成果已在演兵场上崭露锋芒。
和这项创新成果一起成长的,还有一支科研创新团队——当年负责软件编程的助理工程师曾佼龙,如今成长为旅技术室高级工程师;潘海亮、高飞云等士官骨干晋升一级军士长,成为响当当的“导弹兵王”。
一个导弹旅的科研创新实践,是火箭军部队把科技练兵思维深植兵心、不断锤炼提升实战能力的缩影。
导弹武器装备性能先进、技术密集、系统复杂,看似操作简单,实则对官兵科技素养要求更高,只有最大限度调动官兵科技练兵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为导弹腾飞插上“科技之翼”。
科技日报记者看到,从火箭军党委机关到基层一线,科技之光照亮砺剑之路。
连续多年举办的“长缨论坛”,火箭军党委常委集体出席,邀请名家大师授课辅导,在跨学科、跨领域、跨军地的高端学术研讨中,碰撞创新思路、交流攻关经验、破解超越难题。
火箭军装备部定期举办“三小”革新竞赛和创新创意项目竞赛,发掘部队优秀科研成果,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潜力,提高部队运用科技创新手段解决备战训练中现实问题的能力。某部助理工程师赵彦磊研究开发的“导弹阵地工程某技术体系”在竞赛中获得优胜奖,与其他14个项目一起被火箭军列入年度科研计划进行重点扶持。赵彦磊深有感触地说:“能搭上重点扶持的快车,自己也没想到,更激发了自己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科技练兵,离不开坚实的人才支撑。
某基地着眼打造作战决策“智囊团”、技术把关“主力军”、实用科研“孵化器”,调整优化技术力量配备,让技术专家团队知识结构更完善、创新活动动力更足,让普通士兵也有了展示“草根科研”的舞台。
工程师汤正平被一纸调令调到深山沟里的某导弹旅,到一个急需专业人才的岗位担任负责人。上任以来,他在某新型导弹作战演练时的排兵布阵中,创造性地完成多项与应急防护任务有关的研究成果。
厚实的人才基础之上,筑起科技创新万丈高楼。翻开火箭军人才簿,院士6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65名、三级技术尖子3000余名,“三型”士官200多名……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成为助力科技练兵的主力军。
将科技优势转为战争优势
前不久,“常规导弹第一旅”战斗发射演练进入重要流程,却遇棘手难题。
高级工程师陈冰快速检查状态后,当场连线中国工程院院士肖龙旭,借助专家团队“远程会诊”,快速排除了问题。
火箭军聚焦战斗力建设需求,创新科研攻关机制,注重发挥基层技术骨干丰富的训练演练实践经验,让他们“嵌入”院士专家的科研团队,合力攻坚破解战斗力建设瓶颈问题,实现了打赢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制胜未来战场,关键一环是要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战争优势。
近年来,火箭军相继列装了多型信息化武器装备,集成化更高,操作系统更加简捷,火力突击能力向体系化发展。在科技力转为战斗力的过程中,导弹作战半径越来越大,火力打击精度、毁伤目标种类取得重要突破,部队形成了射程有序衔接的新质战斗力体系。
火箭军组织的“天剑”系列演习,成为推动战略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记者多次深入发射现场采访,发现一个变化:曾经伴着“5、4、3、2、1”的读秒口令,操作号手准时按下“点火”按钮的经典场面,如今已逐步淡出演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