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某部官兵在“生命禁区”巡逻。 牛德龙摄
■本报特约记者 黄宗兴 特约通讯员 肖承槟 唐超山
这里,有中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最炎热的“火洲”吐鲁番,还有“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
这一串串“之最”背后,是一代代驻疆军人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坚守。稳疆兴疆,强边固防,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扎根天山南北座座军营,拔尖人才群体加速崛起。
近年来,新疆军区官兵荣获一等功以上荣誉35人,培育信息化领域“尖兵型”士官骨干和通用专业“能手型”士官骨干数千名……
一颗颗发光发亮的“军中之星”,在天山南北、雪域昆仑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
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大舞台
多年以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一级军士长刘加平,依然清晰记得那句改写自己军旅命运的“抱怨”。
那是一次例行巡修。刘加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排除了某型接收机的“老毛病”。这时,一名战友抱怨说:“人工操作繁杂,费时费力,影响训练效率,要是能有更快的方法就好了。”
能不能通过技术革新,把人工操作改为智能化操作?
冒出这个念头时,刘加平也吓了一跳:毕竟自己只有中学文化,理论功底薄弱,万一把装备搞坏了可咋办?
一夜辗转反侧,刘加平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领导:只要单位敢让他干,他就敢干。
听清缘由,时任营长郭磊与教导员王生周果断拍板,“你放手干,出了问题我俩负责!”
这句话让刘加平吃下“定心丸”,开始施展拳脚。
出乎所有人意料,一段时间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官竟然捧回了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某型接收机原来需用人工操作的12个步骤,被刘加平简化为只要按键一次即可完成,用时大为缩短。
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这些年,刘加平先后有7项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带出了一批“士官创客”,先后3次荣立二等功。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芒,一颗“星”照亮育才视野。在新疆军区一名领导看来,育肥土壤、浇水施肥才能结出甜美的硕果。
结合专业、岗位精细化的特点,他们持续跟踪了解定岗后人才的现实表现。每逢部队野外驻训、实战演练、军事比武、出国维和等时机,各级都放手让官兵在实践中摔打锤炼,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2020年春,新疆军区派出医务人员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来自基层某医院护理部的段培娟,奔赴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她精准高效对比肺部CT,查看化验结果,和同事一道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迅速制定分级治疗标准,所在科室无一例病亡患者。
成功跑赢死神的实力背后是什么?
“这一切源于身后的大舞台。”自新疆军区2018年全面推开“军地联姻共育强军人才”活动后,段培娟多次被派送到军地有关医疗单位进修深造,还曾出国担负维和医疗保障。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段培娟逐步成长为“能手型”骨干。
无独有偶。2020年,某师哈萨克族坦克连女指导员马和帕丽被中宣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从高校“学霸”到全师首位提干女兵,从人大代表到全师首位女坦克驾驶员……在马和帕丽的军旅足迹里,既有当代军人的青春汗水,更有部队“为战育才、为任务选人”的时代推力。
2018年6月,某坦克连指导员岗位出现空缺,马和帕丽向团里毛遂自荐。有的官兵提出质疑:女同志去男兵连合不合适?没有先例到底行不行?
师团党委牢固树立“平等用人、以才识人”的用人导向,敢于交任务、压担子,舍得拿出重要岗位培养锻炼人才。最终,他们果断将表现出众的马和帕丽放到了坦克连指导员岗位。
在官兵眼中,马和帕丽是“想干事业有机会、能干事业有岗位、干好事业有地位”这一良性用人机制的受益者之一。仅2019年,新疆军区就大范围择优遴选多名作战师旅团重要岗位人选,横向调剂数百名紧缺专业人才,最大限度做到人尽其才,促进合理流动,真正把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
每个人都有专属成才“剧本”
“想留的留不住,想提升的却被‘卡脖子’。”在某团政治工作处主任肖鹏涛的记忆中,前几年人才队伍结构矛盾带来的“痛点”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