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伍佰目录 » 站长资讯 » 站长资讯 » 互联网资讯 » 文章详细

海军理论研究者刘丽娇:滴水穿石搞研究 以笔为剑战风浪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51次 时间:2021-05-20

  滴水穿石搞研究 以笔为剑战风浪(军人风采)

  30年来,她先后主持或参与40余项国家和军队课题,承担或参加30余项重大科研任务,为首长机关筹划海军建设发展和部队战斗力建设等提供重要决策的咨询意见和建议,扛起了海军军事理论研究的一面大旗。前不久,她牵头负责的关于海军转型建设、海上军事斗争的研究成果已进入实践。

  她就是海军研究院研究员刘丽娇。前不久,记者走进海军研究院某研究所,了解这位海军理论研究者的故事。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参加工作三十载,海军装备发展日新月异,海军战略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刘丽娇始终立足海军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强知识更新。“从事军事理论研究,没有水到渠成,只有水滴石穿。”刘丽娇说,理论研究必须下足“笨功夫”。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虽身处后方,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刘丽娇始终冲锋在前。在我国南海主权的文献汇编和研究中,作为课题组成员,刘丽娇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完成了大量的论证和编纂工作,为维护我国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提供历史和法理支撑。

  “平常在家里,一接到电话,她就立刻风风火火地走了。家人聚会吃饭,她也总是迟到的那个。”在丈夫吴军看来,“5+2”“白加黑”是刘丽娇的工作常态。晚饭后夫妻俩一起散步,这是刘丽娇日常少有的休闲时间。“她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乐于承担军人责任。”

  军事理论研究者们长期都是幕后英雄。对此,刘丽娇颇为豁达,“相比于在海上乘风破浪的战士们,我的付出实在不算什么。”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夺取军事竞争优势和战略主动权的战场上,刘丽娇总是当仁不让。

  一次,领导通知刘丽娇参与研究一项关于航母发展的重大课题。航母力量应该建成什么样,怎么建设,如何运用?这些问题对于当时的中国海军几乎都是空白。“最大的难题是可供分析的资料太少。”刘丽娇和战友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收集文献资料,经过日夜奋战,超前完成了课题研究。数年间,她先后领衔3项相关的国家、军队课题。

  那年,刘丽娇随辽宁舰编队出海训练。接连5天,她走遍各舱室战位,全程参加每天的交班会和重难点任务研讨会,拜舰上领导、专家和骨干为师,最终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

  “当海军,就要上舰远航、战风斗浪;搞理论,就要走进部队、直面战场。”谈起数十年的治学感悟,刘丽娇说,搞军事战略研究不能“高来高去”,既要埋首书堆提高理论素养,更得俯下身子贴近一线。

  2013年、2015年,她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任务。一路上波涛汹涌,刘丽娇颇不习惯,时常晕船。即便如此,刘丽娇依旧克服身体不适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工作。此外,她还坚持给任务官兵授课,为官兵更深入认识海军、了解海军提供启发。

  “近些年,公众对海洋的关注度显著增强,但海洋知识还有待普及。”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刘丽娇也致力于弘扬海军文化,增强全民海洋意识。

  近几年,刘丽娇先后受邀参与多部纪录片的脚本撰写和录制工作。面对观众,她多次通过介绍“海上拼刺刀”“小艇打大舰”“狭路相逢勇者胜”等事例,弘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军的装备是非常落后的,但我们运用好战略和战术,实现了突破海上封锁、维护海上交通线、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等任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刘丽娇表示,今天我们更需要传承这种精神,激发斗志和激情。

本报记者 刘博通


伍佰目录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邮箱:tsk@qq.com

快速链接

最新收录

最新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