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39次战斗洗礼,“钢刀”传人时刻保持永不卷刃的状态!
永不卷刃的“钢刀”
——记武警云南总队某支队机动一中队
武警云南总队某支队机动一中队荣誉室里,最高处的一面旗帜上,三个大字格外醒目:“钢刀连”。
这个以“钢刀”命名的中队,荣誉室里并没有钢刀。
“钢刀”的锋芒,藏在历史深处——
这支队伍诞生于烽火年代,历经139次战斗洗礼,荣立集体大功2次、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那年,他们参加重大作战任务,攻坚克难,不怕牺牲,被中央军委授予“钢刀连”荣誉称号。
“钢刀”的锋芒,闪现在年轻官兵身上——
跨过83载激情岁月,一茬又一茬的青春面孔,在这支队伍里百炼成钢,闯高原、驻海疆、守边关、护国门,无论战斗在哪里,始终是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
“要把‘钢刀’打磨得更加锋利,就不能搞假把式”
正午,太阳直射滇西大地。哨位周边一片静谧。
突然,哨位前窜出几名不明身份的男子,从身后掏出武器……接到情况通报后,一队官兵奔袭而出。他们左手持盾格挡,右手持棍快速进攻,迅速将所有“暴徒”制伏。
战斗结束,官兵们一把拉起“暴徒”,轻轻拍去他们身上的尘土。原来,这是中队组织的一次日常战备演练。尽管不是实战,但官兵的攻防却是实打实。
“要把‘钢刀’打磨得更加锋利,就不能搞假把式。”中队长王学海快人快语。
一天,中队官兵刚结束夜间战斗射击训练,突然接到上级下达的紧急拉动命令。队伍一出营地,就遭“敌”袭击。王学海一声令下,官兵迅速多路前出,与“敌”展开激烈交火。短短10分钟,王学海带领官兵杀出重围。
“我们是‘钢刀’传人,必须时刻保持永不卷刃的状态。”中队指导员戴东杰说。
2017年底,中队接到改革调整命令。面对全新的训练课目,他们从头学起、练起。凭着夜以继日的拼劲,中队战斗力建设再上新台阶,2019年荣获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
近年来,这个中队转战多个任务一线,官兵们时刻紧绷备战打仗之弦,创造并保持所在部队9项训练纪录,43人次被表彰为“军事训练标兵”。
该中队每个班的门口,都有一块“凝聚着班魂的石头”。官兵们在野外训练时捡回来的石头上,刻下自己所在班的名字——“勇猛穿插班”“狙击英雄班”……
这些名字,源于每个班的光荣历史。说起自己班的荣誉,战士们都如数家珍。
“我们是‘钢刀’传人,眼里没有‘退却’二字”
“钢刀”永不卷刃的秘密,藏在两件血迹斑斑的军装里——
那一年,战士钟盛国参加上级比武。穿越障碍时,他的后背被铁丝网划出一道很深的口子。剧痛和鲜血,没有挡住他冲锋的脚步。钟盛国咬紧牙关,奋力拼搏,最终夺得桂冠。
表彰会上,上级首长特别表扬了钟盛国:“训练标兵就应该这样!”如今,这件血迹斑斑的破损军装,被收藏在中队荣誉室里。
今年1月,中队执行任务。班长李世军为完成任务,奋不顾身纵身一跃,在悬崖边抓住了警卫目标的保护装置……事后大家发现,李世军的军装被磨破,上面还有划伤后沾染的血迹。
“我们是‘钢刀’传人,眼里没有‘退却’二字。”王学海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某次任务中,时任排长罗志强、通信员余筑军遭到敌人袭击。余筑军不幸壮烈牺牲,罗志强左臂中弹。上级安排罗志强返回后方医院治疗,他却坚决请战:“我们排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不能走。”说罢,他又端起枪冲了上去。随后的战斗中,罗志强靠一只手端着冲锋枪,带领全排打退敌人多次进攻,荣立一等功。
“前辈们凭借有我无敌的血性胆气,把胜利写在了战旗上。”王学海说,“如今战旗交到了我们手上,我们就要把这种精神化作完成任务的实际行动。”
每一次执勤,都是一场战斗。
那次,班长杨虎林和战友在缉毒一线查验可疑车辆。拉开车门瞬间,毒贩手持匕首出现在眼前。杨虎林和战友毫无惧色,协力出击,制伏毒贩。
一次临机行动,官兵们发现一间平房下面居然是一个隐藏的地下赌场。官兵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伏不法分子后,在保险箱里发现了两支枪和大量子弹。
“‘钢刀’的旗帜插在哪里,我们就扎根在哪里”
2020年7月,王学海带队踏进营门。站在营房前,他眼眶一热。
从排长到中队长,王学海在这个中队任职7年。这些年,中队官兵登莽莽雪山、渡滔滔江河,转战四方,始终没有一座长久驻守的固定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