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城”,一往情深向深蓝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山东青岛,这座黄海之滨的魅力之城有很多城市名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海洋科技城……而她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海军城”。
作为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海防重镇,青岛这颗镶嵌在太平洋西岸的璀璨明珠,见证了人民海军的光辉历程。战舰与城市血脉相连,海军与青岛同频共振,青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如今,人民海军已成长为捍卫国家利益的战略铁拳,而青岛也跻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行列,并始终在城市建设中自觉贯彻落实国防建设要求,谱写了青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同步发展的华彩乐章。
可舟可车
与海军结下不解情缘
青岛北依大泽山脉,南滨黄海,中间为东展西扩的胶莱平原。陆海相接之处,崂山、大小珠山、铁撅山耸立,拱卫着胶州湾。海拔1132.7米的崂山山脉最高峰,是中国大陆海岸线上的第一高峰。
1917年12月,康有为第一次来到青岛,他敏锐地发现青岛风貌风情与众不同。多年后,他这样形容青岛: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
而今,行走在青岛街头,“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风格所带给人们的强烈感受,除多样文明的“存照”之外,更有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华的历史屈辱。
更早关注到青岛特殊地理位置的,是一位名叫李希霍芬的德国地理学家。他在中国考察数年后,竭力向德国政府建议占领青岛:“欲求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
1897年11月14日,德国海军出兵占领青岛,清军未作任何抵抗,拱手相让。
1914年和1938年,日本两次占领青岛。第一次,是日本人从德国占领者手里夺走青岛治理权。第二次占领,是日本侵华战争之初看到青岛的中国驻军战力不强,属于“不设防的城市”。当时,许多日本人口出狂言:“我们回家啦!”
历史已经宣告了侵略者的可耻下场!
青岛人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年,为兴建我人民海军战略母港,需要动迁6个村庄1429户3675人、4138座坟墓、272家企业、15153亩养殖区。动迁标准之高前所未有:地上无一间民宅,山间无一座坟墓,海上无一处养殖。
年过七旬的石板河村王奶奶,起初误以为是建经济开发区,哭着说“给再多钱俺也不搬”,当老人家得知实情后说:“真建军港,不给钱俺也搬!”就这样,6个村庄1429户人家,一个月内全部如期搬迁。
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71年来,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青岛这座以海著称的城市,是人民海军71年奋进历程的直接见证者。
1950年9月9日,海军青岛基地正式成立。自此,青岛与海军结下不解情缘。多支拳头部队在这里诞生、起步、发展;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多国海上阅兵……人民海军发展进程中许多重要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
放眼观世界,青岛位于“跨太平洋财富流”环带上。在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青岛警备区政委刘建辉凝视着太平洋西岸的青岛,缓缓地说:“世界10大港口中有9个处在这个环带。青岛曾经被强占、在列强手中被作为交易筹码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肥大不等于强大,重量不等于力量,越是处在财富流环带,越要重视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
而今,青岛人以独有的方式主动寻找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黄金比例”。我们深信,青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奏响的盛世华章,必定和谐悦耳,响彻世界。
亦蓝亦红
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
有人说,海洋是青岛“永久的天然的机会”。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产业,相关布局更佐证了这一判断:青岛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一大批“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聚集了全国近30%的从事涉海研究的院士、近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
夕阳西下,徜徉在青岛栈桥,远望海天相接,近观海水退潮。任凭浮想联翩,又有多少人能想象,百余年前,这里曾是青岛最早的军用人工码头?
青岛与国防结缘,并不偶然。
史料记载,明初为抵御倭寇设灵山卫,青岛建了古镇口炮台。1892年,清廷为巩固海防,开始派兵驻防青岛,修建总兵衙门、炮台、栈桥。民国年间,“口”被改为“营”,古镇“口”也就成为古镇“营”,直至这处炮台被废弃,古镇口才又改回原来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