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大兴安岭4月10日电 题:中国最大国有林区致力从“颜值”到“价值”
中新社记者 张玮
“其实,我们林区没啥,除了一年四季皆是景,就是‘空气能卖钱’。”生长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90后”姑娘吴少卿如是“低调”地介绍着自己的家乡。
来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26万吨碳汇(VCS)减排量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产权交易中心挂牌竞价,并以总价299万元(人民币,下同)成交,成为中国华北地区最大一笔林业碳汇交易。
这无疑让这片林区骄傲了一回。
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盛产美景的“世外桃源”、负氧离子超标、森林碳储总量约17.2亿吨……从“砍树”到“看树”、从“颜值”到“价值”,在经济社会迅速向前发展的浪潮中,驻守在中国北疆的最大国有林区近70年从未落伍。
1952年,内蒙古大兴安岭开发建设,肩负起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使命;“天保工程”实施后,内蒙古大兴安岭于2015年全面禁伐,林区经济发展从“砍树”变成“看树”,林业工人从建设者变为守护者。他们一边守护绿水青山,一边红红火火地搞旅游。
程善忠是隶属金河林业局有限公司的林业工人,现在的新身份是成功转型做旅游的林家乐老板。
“来我们这地方就是‘看’,春天看杜鹃、夏天看万物、秋天看森林、冬天看冰雪。”程善忠说,“这些年外国游客也来了不少。干旅游一年收入少说也得十几万(元)吧。”
在林区人心中,“看树”的另一层含义是看护、守护这片林子。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说,“天保工程”实施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蓄积实现双增长,实现了森林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
2020年,内蒙古森工集团首次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总价值为6160亿元/年,其中,“绿色碳库”总价值量为1071.75亿元/年。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郑重承诺。
内蒙古大兴安岭作为中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国有林区,早已蓄势待发。据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牛广忠介绍,2014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开始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开发储备的国际国内标准林业碳汇项目9项,实施碳汇交易项目6笔。
截至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累计实现林业碳汇销售额490万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林业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友均说,按照每生长1立方米林木、平均吸收固定约1.83吨二氧化碳计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碳储总量约17.2亿吨,是中国重要的碳汇区。
内蒙古森工集团近日公布的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资源调查成果显示:林区可开发碳汇面积259.32万公顷,51年理论减排量3.5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何友均看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年净生长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蓄积和碳储量增长潜力巨大。到2030年,林区碳汇总量将超保守计量的1.6亿吨。
牛广忠表示,下一步,内蒙古大兴安岭将形成以数据库为主的碳汇资源管理体系,增加生态保护建设投入,提升森林固碳储碳能力,打造中国最大森林碳汇储备基地,将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效益,将“颜值”化为“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