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对中国科技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科创板“储能第一股”派能科技的董事长韦在胜感叹,我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和“碳中和”要求必然导致新能源的使用占比快速增长,登陆科创板为派能科技的创新发展增加了强大的引擎。
韦在胜的个体感受和宏观数据相互印证。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IPO融资金额已占同期A股的近一半,要素资源正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2020年科创板IPO数量为145家,创业板IPO数量107家,均超过了沪市主板IPO89家的数量。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得到资本市场赋能,资本市场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明显增强。
日前,《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资本市场将聚焦“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核心任务,提升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
湘财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康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下一步坚守科创板定位,突出“硬科技”特色。“科创板涉及的高新技术领域是需要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主要领域之一。要通过制度安排,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政策,完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还要鼓励私募股权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引导更多长期资金投资科创相关领域。”李康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告诉记者,外资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已连续3年保持净流入,今年伊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创的市场机制体制,可以吸引国内外中长期资金进入国内资本市场,促使我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资产避风港”“增长发动机”。在刘锋看来,长期以来通过银行体系的传导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模式需要优化,要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高效、便捷的直接融资渠道助力中国企业创新创业。
“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创的基础制度是一系列的、连续的和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刘锋认为,一个基本逻辑是用市场的有效性倒逼上市公司提高质量。此外,制度和机制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有激励相容原则,还要有试错、容错和纠错的机制。
“我们将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表示,要切实发挥好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支持沪深证券交易所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最大限度地调动践行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 祝惠春